在执行这个政策前,请先查查官员的财产

时间:2025-04-05 07:36:08来源:热点快讯网 作者:晓晓

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5月23日,电动车全国联查正式开始。据央视报道,这一晚各地共出动7.4万个夜查小组,近30万名执法对象,对6.3万个住宅17.5万个自建房,和23.3万家夜间经营场所进行突击检查。这次夜查的成绩也十分斐然:劝违规搬离29.8万辆,处罚严重违法行为689家单位,856家物业服务企业...估计罚款也不会少。5月28日,白岩松在节目中痛心疾首、忧国忧民:刚刚过去的一年,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。不过,如此庞大的生产量和保有量,有利就有弊。弊端在哪呢,所以,最近全国各地都在夜查电动车,不仅查出了问题,也查出了效果。随之,画面一转,镜头切换到电动车爆炸起火的场景。这时候,人们恍然大悟,原来这么大阵仗,原来这么兴师动众,都是为了我们好。说到这,想起之前看到的新闻:女子每天骑着电动车接孩子放学,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在路上被拦下来。女子对执法人员说:“我车子上了牌照,也戴了安全帽,我接娃仔放学,等着还有事呢!”执法人员说:“你这是非标车,按规定不能上路,为了你的安全,现在予以扣押!”或许是担心接孩子迟了,或许是想不通好端端的电动车怎么就不合规了,又或许是生活的压力早已压得她喘不过气,女子坐在执法车前嚎啕大哭。这两年,类似的情景上演了很多次,很多人包括我本人都想不明白,为什么电动车突然间就成了“过街老鼠”。从骑车必须戴头盔、必须走机动车道,到夜查电动车,关于电动车的规定变得越来越严格,甚至有些地方直接把电动车给禁了。就比如广州,去年夏天就出台了公告,对电动车实行分路段分时段限行征求意见。其中,广州全城不少路段被列入限行,限行时间包括全天限行、白天早7点半到晚7点半限行和早晚高峰限行。其实这些举措我们也能够理解,戴头盔、走机动车道是为了我们的安全,夜查电动车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。但问题是,在一句句“为你好”的劝导中,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,有些事情甚至陷入了极端。比如在电动车管理新规和提案中,对头盔就做了强制性要求,不符合新国标的头盔一律不许用,否则就是罚款;比如新国标电动车要配有脚踏骑行的功能,最高设计车速不超25码;装配完整的电动车整车质量小于等于55公斤,电动车尺寸限制高度小于等于1100毫米,车体宽度小于等于450毫米...在这种严苛的要求下,各地也发生了不少相关的新闻。我在新闻上看到,广东某地的交警为了执行这个规定,直接在马路上架起电子秤,现场给电动车称重,超出重量的电动车即为“改装车”,并处以罚款或没收。另一个城市,一名男子举双手认为自己没有违法,后来因为影响较大被强制带离。还有广东某建筑工地前,大量工人的电动车停在工地门口,结果等工人们下班后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,一打听之下才知道这些电动车都被执法人员给拖走了...这时候我们开始忍不住好奇,电动车生产厂家合法,经销商也合法,老百姓购买时也是合法交易提供正规发票和交税,可为什么一到了老百姓手中就不合法了呢?一辆电动车两三千元起步,说没收就没收,老百姓不是人人家里都有矿,这个损失该谁来买单?还有夜查电动车的事情,说实话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。就以我们小区为例,是个建成十年的老小区,电动车很多,楼下几乎每天都停满了电动车,很多时候消防通道都堵住了。伴随着夜查电动车的开始,这几天这种情况明显改观了,道路畅通了,也没人敢推着电动车上楼充电或者飞线充电,表面上看问题圆满解决了。但实际上,那些原本停在楼下的电动车被推到了老远的地方去,有些人电动车没地方充电,急得团团转,等检查一结束,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。根本原因就在于停车的位置不够,充电的位置也不够,所以才造成了如今的乱象。夜查有效果吗?当然有,可问题是,这更像是堵而不是疏。为了检查而检查,为了完成任务而检查,不管老百姓实际面临的困难,不去解决根本问题。从电动车新规,到国标头盔,再到夜查电动车,这一切看似好像都是合理的,但又透露着诡异。诡异的是,厂家能生产,但我们买到手上却不能骑;诡异的是,明明头盔戴了,却又要说不符合国标;诡异的是,明明是停车位、充电桩不够,却怪我们乱停车乱充电...折腾的是人,最后掏空的却是钱包。最近这阵仗真的很大,我想不明白,为什么不用这手段和力度去检查贪腐?为什么不用这样的决心去对待食品安全、医疗、教育和鬼秤这些问题,这些问题哪个不比电动车问题严峻?如果是夜查贪官,老百姓保证举双手支持!最后说下我的态度吧:在执行这个政策前,请先查查官员的财产!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